很久很久没有为这种事情掉眼泪了,在地铁上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突然绷不住。可能是因为看了关老师说的那段话吧,一部电影的成与败,背后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可就这么抹杀掉所有人的付出,他说他不想当落井下石的人。说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时候,眼泪就不会掉下来,好像是骗人的。两年前的,包括三年前,虽然记忆有点模糊了,感觉也不再那么真切,但所发生的事情,始终都还记得。过去早就验证过,很多事情,是你有口说不清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场狂欢,过去了不会留下一点痕迹,可被过去埋没的,是有些人的真相从来没有机会让外界听到。台风、大雨,是不是很多地方的今天,看起来都有点像是电影里的世界末日。骑车到金台夕照地铁口,急匆匆排上入口的队,一下,两下,三下,没有经过小雨到暴雨的过程,一瞬间地面就全湿了。入口的大门突然被打开,人群从四面八方一拥而上的时候,像是和那两千多人的努力一样,要被淹没了,也像在上海几千万人里,找不到林澜的江洋。在这样的时候,细数恶意是来自竞争对手,还是来自()的路人,抱歉我想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是没有意义的。有的时候,我甚至会替小熊导演觉得冤,如果不是他,会不会不一样。原谅我自作主张把自己和他绑在一条线上,但他微博那段话,隐隐是有这种意思的吧。因为太久了,所以不自觉的把这部作品当成了自己的一样,才真的体会到什么叫做每一句话都像是刀子插进你的心里,体会到那个网络暴力心理实验里必须要面对来自你不认识的人的没来由的恶意是什么感觉。这一次,比两年前还要更真切。其实我反复的,摇摆不定的是,这部片子的质量究竟怎样。因为时间越往后移,我们就越难以判断哪些是真正看过片子的人的评价了。第一遍看的时候,出于种种内部外部的原因,我走神的时间可能有50%,所以不敢轻易的下一个结论。第二次,除了电影院太冷,3D眼镜依然不给力以外,环境是可以的了。我尽可能摒弃自己的滤镜,想给它客观的评价,想知道究竟是不是我、我们瞎了。但另一边令人遗憾的是,有偏见的人,他们不会像我一样试图客观,他们从一开始就把一百分的满分定到了二百。为什么我从来没有喜欢过所有人都对它期待很低的东西,我也好想体验体验,只做到六十分就被人夸成一百二的感觉。我好像真的从来都没有过,而所有这些逆袭的黑马中,我唯一的好感的大圣,自始至终我都是客观的看待他的缺点的。理性的人不会快乐吧,除非他已经得道成仙或者顿悟空门。有谁能帮我顿悟就好了,我永远都放不下的执念。既然说到缺点,不如先开诚布公的谈谈缺点,反正先抑不一定扬一直是我的风格。在过去一段时间学习的剪辑、剧作、表演和导演相关的理论知识看来,这部片子都是有瑕疵的,这我不否认。但之所以认为能够宽容的原因,不过是国内市场在这几方面做到及格的商业片也屈指可数。最大的问题在我看来是影片节奏,之前说过雪暴的节奏很有问题,堡垒的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依然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每个场景转换都很赶,好像有人拿着小皮鞭在抽你,非得急匆匆交代完才行,这也导致影片出现大量的旁白。而旁白在多数时候被认为是导演找不到合适视听语言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镜头语言在这部影片中的贫瘠说明了导演功力的不足,大概也是电视剧转电影导演的通病吧。虽然我有对小熊导演转粉的趋势,但在导演最基本功的地方,确实没有亮眼的表现。想要表达的太多,却难以兼顾,而删去文戏中人物刻画的部分,也直接导致人物不够落地。所以在共情的时候会稍显困难,可想而知本就不喜欢主演的人更加无法共情。这里取舍的决策,我很不加考证的认为,是错了。但话说回来,这个问题并不影响电影讲清楚了一个故事,大面上是可以的,跟同行比也是可以的。(虽然拿讲故事要求电影是可笑的,但遵从市场选择。)二说表演,他的表演依然是用可圈可点来说,因为好的有,不好的也有。那些专属于他的表演痕迹,他还是没有丢掉它们。我总想着他该去找拿出些时间专门学学科班的东西。可电影表演里导演的作用太大了,很遗憾这里导演也没有给到演员太多支撑。电影表演,不是每一个地方都需要用演员的面部表情来展现的。说到这里好像我是小熊导演的黑,并不是,因为电影最成功的点是来自导演的坚持和探索。科幻设定上的呈现,我觉得导演做的是优秀的。当然如果以外国的顶尖水平来看,是如导演所说小学生,但我们的基础不同。稍微遗憾的是,电影没有时间把这些陈述清楚,包括母舰、捕食者、无人机、大炮、AXXX计划、泡防御,会显得差着一口气。第二遍看的时候,注意到的细节,是觉得在这些事情上真的很用心,各种设计看得出背后三年的筹划是有价值的。而第一遍忽略的作战安排,大到前面AXXX整体的伏笔,小到每一次的战术如何施行,这一遍都看得清清楚楚。灰鹰小队的隐秘计划是为了支撑大炮,为什么前期用无人机可以后期必须上真人,为什么灰鹰小队加入地面作战。尤其最后终极一站的三条线交代是很清晰的,理顺以后看得很爽,而第一次失败后的小节奏也是顺势把剧情推向高潮。总之在科幻战争这里的完成度我认为是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在感情戏的部分,这次着重看懂了林澜对江洋的感情,面馆里林澜对江洋说了一段话,具体记不得了,话中话是,我知道你的心意,可是我不能,那时候的林澜心里就是喜欢他的了,紧接着一场戏来说为什么不能,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事。可惜江洋都没懂。杨建南,他只能说台下有我爱的人,却不能说,有我的爱人。就电影来看,林澜的心从来都是向着江洋的。一些小细节的台词,和淇哥对眼神的把控上,都传达的很好。即使感情戏的篇幅实在少的可怜,但世界末日下东方式的情感表达,足够戳中人心了。片尾扎着马尾辫的学姐消失在光里的一瞬间,世界末日响起。江洋终于读懂了林澜每晚都同样的几个字,好好睡,晚安,却再也无法抓住她。这样的世界末日,比潘队离开依依更末日吧,一切都和上海一起埋葬了。从电影院出来到现在躺在自己的床上,我用了一个小时就已经从感性恢复理性,这就是为什么我影评写不下去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些点没有展开的,包括他的表演、淇哥的表演、包括对原著的改编、感情戏的细节,甚至这次我还关注了配乐。包括剪辑,我也可以展开一些的。可我不想了。结果上看满分十分我依然可以给到低七高八的水平。和地球比,特效不相上下,设定地球略胜一筹,节奏也算打平吧,剧情和主演表演大堡略胜一筹,配乐地球是高度借鉴的,不能成为加分项。这样的区别对待,我差点真的以为,你们是为了中国电影产业,为了中国科幻电影好。其实你们只是为了自己爽,无论是主流观点的政治正确,还是抨击主流的优越感,本质无差。我在最最不喜欢地球的时候,也没有说过一句它特效的不是,没有否认过它在电影工业上做出的探索。也许让中国科幻倒退的不是堡垒,是那一帮曾经喊着它春天来了的人,杀死了它。我能接受堡垒不是一部各方面都表现极佳的作品,所以拿不到高分,可是不能接受不同的评价体系。影视投资本来就是高风险的,科幻更甚。这样区别对待的评价体系,最终是否会吓退刚刚看到甜头的投资人,不可知。当有七分被口水杀成三分的案例在前,我如果是资方一定会犹豫,不如我们做个更保险的项目吧,毕竟这巨额的亏损,我是要为股东负责的。我并不奢求有多少人体谅六年前这些人的一腔孤勇,市场由观众说了算,我只希望能有理性的观众,用尽可能客观的态度去衡量市场上每一部作品。我想你们不如杀死中国科幻好了,或许有一天会有人突然醒悟过来,我们好像错了。但更大的概率是不会了。就像没有几个人会在超话的全民狂欢中看看被他们杀死的年轻偶像们,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那一刻他们全部都是符合,不是人。偶像,在中国未来的很多年,都一定会是被踩在脚底下的,尽管于我,这两个字始终代表对梦想的追逐和不放弃的精神。有时候都想对那些年轻的弟弟们说,孩子你们怎么就想不开,非要来当偶像呢?你不出道是苦,出道一样是苦。家里有钱的小孩,就回去过你们的少爷生活吧,何必要出来遭这样的罪呢?生气的时候也对自己说,不如就踏踏实实喜欢弟弟好了,可是弟弟,我都不知道我想要的个唱何时会来。有才华就可以被市场认可吗?当然不能,这就是一道赌命题,要等多久,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未来,谁的未来我都看不到。

评论 ( 2 )
热度 ( 4 )

© Crossing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