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lick和woohoo的评价体系说起,大家从来不只关注作品本身。这个想法另外的一个佐证,当我们在谈论偶像歌手对海外风格的本土化时,经常会有一个论断是,这首歌换一个人唱没有差别。通过说明偶像本人在歌曲中的不重要性,来证明他不是一个好的歌手,即非唱作人没有鲜明的个人标签。但实际上仅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我们根本无需关心这首歌和这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只需要为作品买单就好了。这就好像,你喜欢一家餐馆的菜,这个菜是某某知名大厨做的,还是AI做的,与你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恰恰打脸了大家喜欢旗帜鲜明的diss“追”的行为,当你在讨论这个人的时候,你其实已经从作品的消费,上升到了歌手本人的消费。另一个有趣的话题是,传统实力派歌手,在失去了唱片公司的良好规划,尤其是AR之后,大概率交不出好的作品。参加小樱老师对燕姿的分析,简单说就是后期找不准定位,即使歌手在本职唱的专业领域非常优秀。我自己观察到的是Jay在离开阿尔法之后,且不讨论歌曲的质量,在一张成体系的专辑上,的确是没有前期给到歌迷的感受好。一张专辑,还是需要保持一致性的。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歌曲需要经过包装,以某种最合适的姿态呈现给市场。这种附加值的作用,不一定会小于歌曲本身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市场从来就不是唯作品论的,歌手的个人魅力(包括人设)、专辑的包装、市场推广,所有这些缺一不可。其实这并不奇怪,毕竟产业链由这些环节所构成,如果它没有价值,就不会存在这样的工种了。只是大家习惯在讨论问题的时候预先设定结论,为了得到设定好的结论,选择性忽视其他关键因素。评价体系是复杂的,不是由单一因素构成的,于个人于市场都是。唯任何论都一定不成立。


评论

© Crossing | Powered by LOFTER